教育,可以这样表达


来源:南昌家教网 日期:2012-10-9

培优家教报道:曾有一篇题为《论文题目的大与小》的文章引起我强烈的共鸣。作者上官子木先生这样写道:“当我看完了一位国内学者在国外大学就读时完成的博士论文时,非常感慨。这是一本研究角度新颖且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书,但要在国内,作为博士毕业论文将很难通过。如果是评职称,至少在我所在的单位是肯定评不上的。因为这本书是用描述性的语言,采用的是非量化、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注定要被国内学术界的一些权威人物认为是没有学术性而遭否定。”
也以“规范”求“严谨”,以“术语”求“学术”,以“框架”求“档次”……结果,本来最富魅力的教育一旦被表达便失去了鲜活的生命。
  作者说的是写博士论文,我觉得写博士论文稍微“规范”点,似乎也情有可原。问题是我们现在许多谈教育的文章
教育类的文章,应该不拘一格的,应该允许各种各样的形式,这样才能让教育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才能让中国的教育吸收先进的理念,融入一些先进的元素!
  恕我直言,这是很久以来教育学术界存在的不良文风。有些“专家”“学者”总是认为,所谓“学术性”就是罗列学术术语构建理论框架,别人越看不懂就越深奥,“学术性”就越强。于是,我们看到了不少这样的教育文章或著作:没有新观点却有新术语,没有新见解却有新概念,晦涩难懂,故弄玄虚。这是学术的堕落,是教育的悲哀!
越深奥的东西,反而理解的人越少,其实际价值也越低。这种学术性,是我们教育应该掘弃的!前段时间我在K12看的文章也是这样的,没有新观点,却有新术语,他在文章说到了生命课堂、魅力课堂、快乐课堂,但他在文章根本没有解释和定义这三类课堂。他还把这三类课堂与三类老师结合起来,实在是可笑至极。我后来认真思考他的文章,我发现他是用这篇文章在为他的校长摇旗呐喊,可笑,结果在K12还成为一篇精华文章。真的,教育的悲哀,领导说一个新的理念、新的改革,一线教师不是认真思考,认真的反思是不是可行,而是囫囵吞枣的全盘接受,甚至还用写一些东拼西凑的来吹嘘他的领导!
  其实,越是学问精深者,表述其学问的语言越平实;因为学问大家已将知识融汇贯通且思维清晰,所以善于把高深的道理转化成大众化的语言。恰恰是那些才学疏浅者,其语言才令人莫名其妙;因为才学有限者往往自己都没有把要说的道理弄明白,思维混乱,所以只好装腔作势,在吓唬别人的同时也糊弄自己。
越有学问的人写的东西越是朴实,因为他知道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来自于生活。生活的语言是很朴实无华的,描述生活,描述时间,最简单的语言反而更有冲击力,更有感惑力!
  能不能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呢?
  当然是可以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是用《论语》表达的,夹叙夹议,而又穿插着生动的对话,却成了经典之作。卢梭的教育思想则是通过小说《爱弥尔》表达出来的,作者把自己描写成一个教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作者“自然教育”的思想。还有苏霍姆林斯基,他的所有教育论著,都是用散文的语言表述的,读他的著作,便是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真是一种享受。还有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他的教育著作也平易近人,用老百姓的语言谈深刻的教育道理,他还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
我也深有体会,读鲁迅的文章,感觉鲁迅先生站在我的面前,在向我抨击时事,抨击麻木的中国人。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时候,我仿佛看见夸美纽斯就在我面前,与我促膝交谈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学?读李镇西的文章,我感觉很亲切,就像一个长辈在教导后辈!朴实无华,贴近生活!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这些举世公认的大教育家,写出的教育经典如果放在今天,恐怕很难被“学术界”承认,但这些平易、生动、洋溢着生命活力的著作,对人类教育发展所产生巨大作用,则已经被历史证明而且还将继续被未来证明。
  我一点都没有否认“学院派”的意思。我知道,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科学的表达,因而都需要相应的“范式”――即科学史学家库恩所说的那种从事同一特殊领域研究所持有的共同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包括属于这范式的特定概念、术语等等。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巴班斯基的《教育过程最优化》等体系宏大、结构精密、论证严谨、言语平实的教育经典著作,同样给我们以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启迪。正是这些真正的教育大师的不朽之作,构筑起人类教育理论的辉煌宫殿。
读杜威,读布鲁诺,读皮亚杰,读巴班斯基,我一直认为是需要耐心的,第一遍是要囫囵吞枣的,完全不需要理解文章的意思,一遍到头,然后再来慢慢的悟,悟是需要天赋和经验的,没有天赋和经验,你会觉得非常的深奥,非常的难懂!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允许教育可以有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表达。对于普通教师来说,甚至应该提倡这种表达――
  教育理念可以朴实地阐释。理念与深奥的术语没有必然联系,与“宏大叙事“也没有必然联系。所谓“教育理念”无非就是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人人都有,而并非教育专家所垄断。而且,哪怕是一个教育细节――比如,课堂学生发言时,发言的学生是背对同学面对老师说话,还是转过身去面对全班同学说话,这都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不同理念。所以,理念并不神秘,因而对教育理念的阐述完全可以也应该平易通俗的,就像平时老师们在教研组讨论聊天一样。“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这句大白话所揭示的教育理念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胜过多少博士论文?
教育理念,不一定要我们能倒背如流,只要我们时时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来,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不断的改正、充实、修正,你所学习的教育理念自然就能慢慢的充实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中去。
  教育情感可以诗意地抒发。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都不纯粹是自然科学式的操作,它更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因此,如果说在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要保持自己与研究对象的距离,避免主观感情以保证结论的客观性的话;那么,教育恰恰相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应该是溶为一体的,其间感情的流淌、诗意的飞扬,正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因此,教育论著完全可以让真情实感像泉水一样自然而然地奔涌流淌。“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语)而作为“人学”的教育,离开了人的情感就失去了生命。因此,在教育论著中诗意地抒发我们对教育的热爱、牵挂、忠贞不渝、一往情深,这是再自然而然不过的事了。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该是平等的,友好的,应该融为一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该把感情的作为基础,把交流作为方式,把教育作为最终目的。“教育,这首先是人学。”多么精辟的话语,教育是人学啊,不是填鸭式的教学,不是囫囵吞枣式的教学,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教学,感情是基础啊!教育是一种行为,是一种交流的模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教育过程可以形象地叙述。教育者的智慧更多的是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具体说,就是体现在故事中。因此,“讲故事”也是一种教育感悟的表达方式。在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有的教育论著中,最著名也最有影响的是他那本《教育诗》。在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在其中了。对于一线老师来讲,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机,那怕仅仅是记载自己每一天的教育故事都是很有意义的。如此坚持三年、五年,任何一个普通教师都可以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乃至教育专家。
故事,形象生动,富有深意,能很好的让孩子从故事中获得知识、获得道理。故事,不仅孩子喜欢,青少年喜欢,中年人喜欢,连老年人也喜欢;故事也是我们表达情感、表达思想、阐述道理常用的手段。讲一个故事,有的时候要比重复啰嗦的讲一些大道理来的更有效果!
  教育现象可以激情地评说。 很难设想,一个没有激情、麻木不仁的人,能够同时又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者。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性情中人,各种教育现象都会在他的心中掀起喜怒哀乐的波澜,孕思考于胸中,遣激情于笔端,指点教育,激扬文字,敏锐而犀利,从容不迫而又掷地有声。评论教育当然首先需要严肃冷静的态度,但这与火热的情怀并不矛盾。理性共激情一色,严谨与热诚同飞。那种追求四平八稳、貌似客观中庸而实则不知所云的所谓“教育评论”与文字垃圾无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义正词严而不谩骂,真诚赞美而不虚夸;酣畅淋漓一泻千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教育也需要激情,教育也是一种生活,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教育,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方式。让孩子在教育中获得知识,让孩子在教育中体验生活。
  朴实,诗意,形象,激情――我们追求这样的教育实践,也追求这样的教育表达。——南昌培优家教网

 

 

编辑者:南昌家教中心www.ncjjz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