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试教育模式中,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提高应试技能以达到升学的目的。尽管我们在形式上也反复强调要通过教育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但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认真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措施使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如何使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素质得到发展的问题。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通过实施心理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
什么是心理教育呢?我们认为凡能促进学生个性与心理品质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都叫心理教育。从现代教育理念来看,心理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去。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心理教育主要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或者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部分,似乎心理教育是教育改革过程中“添加”进来的一种新内容,与自己的教育尤其是与自己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很多学校的心理教育成了学校教育中的一种点缀品,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常常流于表面,从而严重妨碍了学校心理教育的实施,使学生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事实上,作为广义的心理教育,除了心理咨询和心理帮助这些形式外,大量的是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在教学、学习指导、班级活动、课外活动、运动比赛、奖励与惩罚等方面都渗透着心理教育的内容。在学校教育中,教学所占用的时间最多,是对学生发生影响最为深远的活动,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因此,教学理当更充分地体现心理教育的思想。如果教学活动不包含积极、主动的心理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没有对学生心理与个性品质发展的足够关注,那这种教学以及整个学校教育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也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要。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或实施心理教育,不是停止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单独从事一种新的活动,而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转变教学指导思想,转变教学模式,转变对学生的态度尤其是对待差生的态度以及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的程度。这种发展反过来又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在心理保障。
课堂教学要体现心理教育的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那么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要有不同于过去的特点。具体讲,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快乐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精神生活的过程
快乐学习的实质,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一种积极情感的投入,教师教得积极,学生学得投入,学生的整个精神力量都受到了激发。在教学过程中,伴随学生获得知识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获得知识后的自豪和神圣感,这种情感本身就是健康心理的表现。快乐学习并不意味着学习是一个“轻松”、无压力的随便的过程。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同样有压力、有焦虑、有烦恼,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情感体验的主流是快乐的,在学校生活中,他们的主导心境是愉快的。
我们过去比较看重快乐学习的认知价值,认为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效率。其实这只是快乐学习价值的一个方面。从其心理教育的价值来看,一是快乐学习能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能够得到更自主、更充分的发挥,这就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二是由于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情绪情感体验的主流是快乐的,这就有利于消除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单调感、厌烦感与压力感,有利于减少紧张学习后的消极情绪体验,使学生能更好地承受学习的压力与责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与心理健康。三是快乐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好心境。学生的学习一次又一次地在愉悦的心境中渡过,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就会增强,他们就会更加热爱他们所学的知识。另外,学生在学习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好心境以后,这种心境通过内化、“迁移”,最后就积淀为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经常引导学生进入快乐学习的状态,那么,积极的心理教育过程事实上也就发生了。
教师通过快乐学习来实施心理教育,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对快乐学习的实质要有深入的了解而不能停留在表面。事实上,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教师对快乐学习的理解都存在种种误区。他们常常不自觉地把快乐学习与学习责任、学习压力对立起来。甚至认为那是一种随便的、“迁就”学生的教学或者认为学习就是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它必然是痛苦的,因此没有什么快乐学习。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反而成了天经地义的事。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厌学和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学生成天在读书,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活,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因此,实施心理教育,必须要转变那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
2.教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要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必须成为真正理解学生心理的内行,这样他们才能找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正确措施。
3.通过快乐学习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心理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流畅的词汇、幽默的表达、机智地组织教学、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等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因此,体现快乐学习的教学是一种更难、对教师要求更高、更不容易做好的教学。但是也只有追求与实践这一教学模式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心理教育的思想。
二、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使他们不会学习,不会独立去获得知识,这是我们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顽症。事实表明,学生不会学习,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缺乏学习自信心的重要原因,这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妨碍学生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控制学习进程,它的心理教育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会了学习,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胜任感、操纵感,产生一种我能学好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情感体验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信正是健康心理与个性的基本特征。
2.会自主学习的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的欢乐,他们有更强的学习兴趣,更丰富的认知上的理智感。这种自主学习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好心情、好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学生学会学习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思考者和真理的探索者。学生在“亲自”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自我效能感和胜任感,这种心理感受是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成功者,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走上了心理健康之路。关心他们的学习本领,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就是从深层次上抓好了心理教育。
作为教师来说,让学生学会学习应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只有优秀学生,只有重点学校的学生才能学会学习,似乎其他学生跟得上学习进程就不错了,谈不上学会学习。这种学习观是错误的。事实上,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学会学习,都能不同程度地在不同层次上成为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会全体学生学习,让所有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体会到不同程度的操纵感和自我胜任感,从而促进他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2.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只有参与,才能学会。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太过于包办,往往把知识点嚼得细了又细地喂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他们只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逐渐地习得了依赖,习得了被动,习得了学习上的“无助感”,这种状况必然阻碍学生心理与个性的健全发展。
3.加强认识方法的教学。重知识讲述,轻方法传授,是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就要加强方法论的教学。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还应结合自己的教学把获得这种知识的方法、程序、思考问题的策略也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通过教学获得知识,也获得认识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布鲁纳提出要“教会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的观点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其实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学会思考。尽管我们在教学中不必都采用“发现法”,但让学生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从深层上学会学习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4.加强对学生学习的个别指导。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和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的教学却太整齐划一,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学、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标准答案。这难免成为无视学生个别差异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模式。改变这一状况的办法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天赋、自己的个性特点把自身的学习潜力发挥出来,在学习中有所作为,这样的教学才能成为促进学生心理与个性品质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
三、学习负担适度,留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初中生62%的心理问题与学习负担沉重有关,高中生65%的心理问题与学习负担重有关。学习紧张、考试焦虑、身心疲惫、学习乏味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学生虽然学到了一定的知识,获得了较强的应试技能,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他们的个性与心理品质却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因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学习的负担要适度。
从学生心理教育的角度看,学习负担适度的意义有如下三点。
1.适度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以外能从事劳动、体育、音乐、自由阅读、发展特长等活动。活动类型的多样化、丰富化本身就是发展个性、发展优良心理品质的基本前提,丰富健全的个性本身就是学生从事丰富多样活动的结果。而这在过重学习负担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到的。
2.适度的学习负担可以较好地消除学生学习后的紧张感和压力感,增加对学习的快乐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意义感和价值感,这就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带来的种种心理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3.学习负担适度,学生才可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自己的特长和自己的爱好去发挥自己的长处,把自己的潜能激发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就根本没有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有自己自由发展的机会。事实表明,当学生自由独立地从事他们喜欢的活动时,就是他们的头脑最活跃的时候,才能发挥充分的时候,也是他们的心情最愉悦、个性展现最自然的时候。现在很多学生个性发展差,心理问题突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成天“跟着”学习,他们没有自由发展的一块天地,没有身心状态受到最大限度激发的时刻,渐渐地他们的个性也就变得黯淡无光。那种在学习上把学生推向生理的极限,认为教学和学习时间越长学生就学得越好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从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看,我们的教育是无视学生优良个性培养而单纯注重认知学习的教育,是仅仅为了高分而不惜牺牲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摧残人的教育。要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我们必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让学生拥有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世界。
四、正确鼓励学生,不滥用惩罚
尽管在教学中我们更主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内部动机,但教育家们从来也不否认奖励和惩罚依然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在奖惩两个方面,开明的教育家都主张对学生要以奖励为主而不能滥用惩罚。人的天性之一就是趋乐避苦,奖励符合人的这一特征,它的运用更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教学中,对学生多奖励的心理价值就在于,它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功感,给知识的学习带来趣味感,给学校生活带来意义感,因而奖励就无可争辩地具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独特价值。在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下,奖励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考分和学习上的成功者,这样多数的中差学生就很少有受到奖励的机会,如果多数学生不能或很少得到奖励的机会,这种教育就注定是一种失败的、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为了体现心理教育的思想,教师在使用奖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每个学生“找到”使他受奖励的机会。教师要解放思想,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身上。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值得奖励的地方,例如,正确或部分正确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在理解问题或做作业的过程中进行了新的尝试;与过去相比,学习哪怕有了微小的进步,成绩不好,但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等。这些都是值得奖励的行为。
2.使你的奖励方式多样化。不要一说到奖励就是发奖状、大会表扬、发奖学金、给荣誉证书,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对值得肯定的学习行为说几句赞赏的话,面对他们微笑,遇到困难时走近他们,这些都包含了奖励的含义。
3.让所有学生轮流作班干部。让学生当班干部是一种有效的奖励方式。在作干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习领导才能,学到独立与自信。事实上,让学生作班干部是使他们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好方式。对此,每个学生应该机会均等,这种机会如被少数学习好的学生垄断就是不正常的。
除了通过奖励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外,开明的教育从未否认对学生实施适度的惩罚仍然是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必要措施。使用惩罚的心理教育价值主要有三点。
1.它可以通过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和行为的过失来改善自己的认知,调整自己的行为。
2.学习中有了痛苦、懊悔、挫折、不安的心理体验,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才会变得成熟起来,否定惩罚的作用,过分强调奖励,只会使学生的心理变脆弱。因此,正确地运用惩罚是从不同的角度维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运用惩罚实际上是让学生进入一种挫折情境中,在这样的情境中,他们可以习得处理挫折的经验,习得在挫折情境中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正确方式。这样的经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熟,有利于提高他们处理问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运用惩罚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惩罚是通过给学生带来令人苦恼的内心体验,从而约束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刺激方式,这与奖励通过给人带来愉快、兴奋的感受,从而激励学生的行为是很不相同的。如果惩罚使用不当,它就可能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因此,运用惩罚要更加讲究教育的艺术。
2.教师应该明白,运用惩罚的目的是要转变学生的态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持久的转变。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运用惩罚的关键是造成受罚者认知上的不协调,这样才有转变的内在压力,从而使惩罚变得有效。
3.对学习上的中差生使用惩罚要特别注意防止过度。对中差生不适当地使用惩罚往往使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受到打击,这时他们的行为会变得消极,反过来又会增大他们产生学习过失的可能性,这时教师往往会感到有进一步使用惩罚(如责怪、批评、嘲讽、冷落等)的必要。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教师就会形成经常对中差生使用惩罚的倾向。教师的这种行为只会损害学生心理与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防止对优秀学生过多使用奖励,对中差生又过多使用惩罚的倾向。这种情况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中是相当普遍的。
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用惩罚学生做作业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例如,有的教师用惩罚学生写5篇作文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语文,用惩罚学生抄10遍英语单词的办法来促进学生学英语,以错1道数学题就罚学生做20道题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中的错误,等等,这些作法是十分有害的。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厌烦感、单调感、自卑感,使学生饱尝学习的痛苦,从而损害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这种惩罚方式也使学生“学会”了厌学,“学会”了对知识的冷落和麻木。教学中由于惩罚不当给学生心理与个性发展带来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少一些冲动,少一些粗暴,千万不要把学生当作“敌人”。
五、让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手段,这种手段同时也发挥着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我们过去很重视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但忽视了它的心理教育功能。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评价要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二是评价要从多个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三是评价要有激励性,要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作出进一步的努力。正确的学习评价具有以下心理教育功能。
1.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正确的学习评价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欢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学习的欢乐和对学习的兴趣,又可迁移为对生活的热爱和更为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2.正确积极的学习评价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功感,从而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心,还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多的胜任感和自我价值感。这种情感正是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
3.正确的学习评价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长处和潜力,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积极地评价自己,使他们在个性上变得成熟起来。
我们现在的学习评价体系远离促进学生心理教育的正确目标。首先,我们现在的学习评价基本上是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它重最终分数,不重学生获得这种分数的方式与过程。例如同样是80分,对一个学生来讲可能是轻松获得的,对另一个学生来讲则可能是他艰苦努力的结果。但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无视分数背后的不同心理内涵。其次,学习评价的极端单一性。我们的学习评价基本上是百分制,很少甚至没有等级评定、评语描述、学习外的专项测试等评价方式。本来应该是丰富多样的评价系统变成了极其单一的评价方式,在这种孤零零的分数评价面前,除了最终考分,学生的其它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再次,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很少具有激励性。因为在分数上的成功者始终是少数,成功者只是所谓的“前几名”,大多数中差生自然成了失败者。很多学校为了达到促进升学的目的,把及格线定为70分、80分甚至90分以上,这种评价指导思想及其方式只会给学生学习带来过大压力,而且在学校中“培养”出一大批学习上的“失败者”。我们现在的评价方式是一种“制造”失败者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扭曲学生个性与心理的评价方式。改革教育必须改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心理与个性的发展,教学中对学习的评价应作以下改革。
1.评价应该是全过程的,而不应该是只重结果的。由于学生天赋上的差异,认知方式上的差异,环境、家庭与教育的差异,学生在学习成绩上肯定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评价学生应重在学习过程,重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力发挥的程度。只要学生作出了努力,只要学生有不断进步的愿望,他们都应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积极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优良个性的形成,而不仅仅是为了最终成绩。
2.评价方式必须多样化以适应教育的需要。百分制只是若干评价方式之一,而不应使之成为或几乎成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应加大等级评定、评语描述和某些心理测量的份量。在评定上我们唯一的思路是,哪一种评定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我们就用哪一种评定方式。如果学生得不及格的分数,我们不打出分数,而用评语分析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那我们就宁愿作出这种选择。这里我们从有利于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才是至高无上的原则。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上,我们要多一点教育的艺术性,少一点行政官僚式的态度。
3.评价内容应体现综合性与激励性。在评价学生学习时,不仅评结果,还应评方法、评过程、评努力程度,不仅评出学生的过失与不足,还要评出学生的长处和潜力。现在有些学校提出写“温馨式评语”、“激励性评语”的观点就是一种好的思路,好的尝试。这与那种冷冰冰的单调的分数评定的教育观念是根本不同的,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
六、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心理指导者”
心理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渗透到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教育,学生心理与个性的发展状况怎样,最终是学校各方面教育形成合力后的一种结果。因此,正确的心理教育必须是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教育。它要求全体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要保持一致,他们都应懂得心理教育的意义、心理教育的主要原则以及心理教育的具体方法。从基本素质上讲,教师本人应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种种学习与心理问题有很高的教育敏感性。此外,教师还应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与高超的教学艺术。从这个意义上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提高教师素质的问题。
实施心理教育并不意味着要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之外去搞多少新的举措。学校心理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所有活动中去,因为学生的心理与个性本身就是从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中“铸造”出来的。学校教育从事的一切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包括心理教育的内涵,这些活动不是从积极的方面对学生心理与个性施加影响,就是从消极的方面对学生的心理和个性施加影响,但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与个性没有影响。我们过去的教育在心理教育方面基本上处于盲目状态。教师不明白自己的教学行为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后果,不清楚自己的教学行为会对学生的个性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也不清楚自己每天从事的教学都在对学生的心理和个性发展产生影响,这就暴露出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教学中存在的严重弊端,那就是重认知、轻个性,重学习、轻心理发展。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现状,通过自觉地实施心理教育,尤其是通过大量日常的教学活动来实施心理教育,使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编辑者:南昌家教中心(www.ncjjzx.net)